宗教文化

早期居民多由福建的連江、長樂等地遷徙至此,所沿襲的廟宇建築,多以閩東式封火山牆建築為主。包括顏色鮮明、形狀凸顯的廟宇火形封火山牆建築,以及比較和諧樸素的民居水形封火山牆建築。

早年,馬祖人大多從閩東一帶而來,將鄉土神祉如白馬尊王等請入各聚落祭拜,並作為移民地的信仰,也成為地方的文化特色。

許多相關事蹟,顯現了民間信仰的多樣風貌,其中媽祖便是一個地方主要的信仰。這些廟宇的建築材料,除了從大陸運來的福州杉木外,多半就地取材,具有地方特色。尤其石材的選用,更是從事地質公園之旅時,最好的觀察對象。

  • 封火山牆是馬祖當地的宗教建築特色之一
    封火山牆是馬祖當地的宗教建築特色之一
  • 白馬文武大王廟
    白馬文武大王廟

元宵擺暝嘉年華

元宵的擺暝活動是馬祖一年之中非常重要的廟宇盛事,「擺暝」指的是整夜通宵祭神,這種於夜晚排放供品祭神酬神的儀式,源自於早期福州一帶的農村,元宵節遊燈時會迎各境的角頭神繞境,以祈求境內平安。

每年從農曆一月十一日開始,馬祖各島便開始總動員,各鄉各村的民眾陸續在廣場、廟前,搭起一座座牌樓;其中還包括「迎神」酬神的活動,迎神繞境的陣容也十分盛大,而在陣頭中的「鼓板樂」則是馬祖特有的陣頭文化。

每個廟宇都有自己的祭祀與迎神時間,各島各境的神明會陸續擺暝及繞境巡行,元宵擺暝活動除了驅邪逐疫,護鄉佑民,也藉由神明的公關活動達到各村交流的目的。

  • 元宵擺暝嘉年華
  • 元宵擺暝嘉年華

中秋燒塔節

燒塔節為福州傳來的中秋禮俗,目前全台灣僅有南竿的鐵板村(即仁愛村)仍保留這項傳統活動,每年依舊於中秋節持續燒塔節的傳統,因此鐵板社區每年舉辦的燒塔活動最具代表性,燒塔活動的意涵在於除舊佈新、圓圓滿滿之意。

馬祖曾因實施軍管,因應軍方「燈火管制」的軍事需求,百年歷史的燒塔節曾消失近50年,後於1998年燒塔習俗才在馬祖重新獲得傳承。

燒塔活動的塔,高度約1到3公尺不等,大多利用碎瓦片砌成;較高的塔則以磚塊搭建,約佔塔高的1/4,其餘再用瓦片疊砌;塔的頂端則留有缺口,是用來投擲木、竹、穀殼等燃料,有時還會潑灑松香粉助燃,或加上鹽巴作為煙火效果,場面十分壯觀。

  • 中秋燒塔節
  • 中秋燒塔節

媽祖昇天祭

媽祖可說是馬祖的守護神,相傳農曆九月九日,是媽祖得道升天的日子,馬祖每年都會舉辦「媽祖昇天祭」的活動,傳達馬祖人對媽祖的感念之情。

相傳生長在海邊的宋代孝女林默娘,每當天黑時總會到海邊高舉火把,為出海捕魚的爸爸和哥哥及還沒返航的漁民照亮回家的路。某個颱風天因父親溺海,默娘投海救父,背負父親的屍體漂到南竿島,當地人感動於她的孝行而隆重安葬並且建廟祀奉,以感念此事蹟,也奉她為漁民的守護神,並尊稱為媽祖。

由於馬祖各島的許多居民均以討海捕魚維生,各離島均建有「天后宮」(媽祖廟),其中以南竿鄉馬港村的天后宮香火最為鼎盛。

  • 媽祖巨神像
  • 媽祖昇天祭
最後更新日期:2020-04-23
TOP